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066xs.com

第799节(1 / 3)

夏州新刺史名叫董其胜,是一支羌族的首领,他进京见过赵含章后就忍不住写信给西羌的几个部族首领,都是跟他比较要好的,大致意思是,这个皇帝能处,快来。

有听劝的,立即就联系了姚弋仲表示投效,也有不听劝,把信扔了继续龟缩着不动,打算等他们打完了再决定站谁。

就这样闹哄哄中,春暖花开时,赵二郎带着一串商队回来了,里面就有赵瑚的商队。

吞并

很多商队滞留于鄯善以西,他们听说朝廷大军一路打到西域,立即带上自己的钱财和货物,到了鄯善果然看到“趙”字旗和“华”字旗,于是屁颠屁颠的去投奔。

朝廷的军队果然没有拒绝他们的投靠,一路将他们从西域带回了洛阳。

当然,他们也不是不懂事的人,一点保护费还是出得起的。

其中最财大气粗的就是赵瑚的商队。

一来,他们人多,带的货物也最多;二来,他们东家和皇帝有关系,领兵的又是东家的侄孙,就算是为了照顾秦郡王,这点钱他们也出得起。

赵二郎告状道:“鄯善有十国,楼兰、东且弥、卑陆、蒲类、移支,还有前、后部等国,是焉耆、乌孙来我们中原的必经之路,前部国五年前换了一个新王,不知道是不是穷疯了,直接派兵拦路要高昂的保护费,过路的商贩交不起就直接抢,周围的几个国家受不了,就跟他打起来了。”

“那几个国家也是无能,联合起来都打不过他,不仅王孙贵族被杀光,土地被圈占,道路也都被他截断,直接拦路抢劫起来。西域就是因此才大乱的,别的国家有样学样,以至于这两年的商队只去不回。”

“我这次打败了前部国和蒲类,但我觉得不够,汉朝的时候不是曾经在那一片设立都护府吗?阿姐,我们也设一个吧,直接把十个国家全收了,我看他们还怎么抢我们的商队。”

赵含章忍不住赞他,“这主意不错,但现在天冷不宜用兵,你等我派使臣过去劝说他们,先礼后兵,劝不动再动兵。”

西域寒冷,估计要到四月雪才化,这半年来接连两次用兵,把她登基以来存续的钱全花光了,现在国库又空了。

赵含章决定专心搞经济,各种矿产开发起来,粮食种植和棉花种植都铺陈开来。

因为南方气候温热,水稻种植方法的改进,以及新稻种的出现,让水稻的亩产超过了小麦。

在朝廷有意识的调整下,产粮重心向南偏移,落后的南方开始飞速发展起来。

南方除了水稻和小麦外,大量种植桑麻,而北方今年则以棉麻为主。

司农寺官员每旬都要在学堂授课,教会学生各种种植知识后还要到乡里调研授课。

但因为有学堂作为缓冲,大量的种植知识通过学生已经先一步下乡,他们的压力小了很多。

直到此时,朝中的官员才猛的意识到,学堂,是皇权下乡,政策到达乡村的最重要桥梁,其作用一点儿也不比县衙小。

“只要一村、一邻有孩子在学堂里读书,他们就能把学堂里教授的知识和听到的政策带回去,一传十,十传百,政策便能被村民们熟知,再遇胡涂或狡诈的官员便可不被蒙蔽。”

司农寺研究出来的棉花种植方法已经很成熟了,百姓们分到棉花种子后便根据他们的指导种起来,等到八月,地里的大豆、小麦和大豆等作物陆续收割完毕,大家便去采摘棉花。

一朵一朵犹如白云般洁净的棉花绽放在枝头,石勒摘下一朵来,捏了捏,捏到里面硬硬的壳,但表面那层是软绵绵的,他一脸怀疑,“这就是现在我家中被子套的棉芯?看着不像啊。”

卫玠道:“自然还有其他的工序,但您看这个。”

他从棉花上扯出一缕一缕的絮,这和他们收到朝廷发的棉被时扯出来的棉絮一样。

石勒咧开嘴笑,“好!是它就行,看这一片,今年我们的棉花是丰收啊,一看就能做很多床被子。”

卫玠:“下官觉得应该先紧着做棉衣,现在大部分人家都堆砌了炕,只要木柴足够,不用棉被也可保暖,但出门却必须要棉衣了。”

张宾也如此觉得,“有了棉衣,他们才好出门干活,使君,今年我们好忙,人力不够啊。”

采摘棉花需要大量的人力。

分到种子种植的农户是全家上阵都不够,只能花钱请短工。

大家纷纷跑出来打短工,石勒也怕采摘不及时把好好的棉花搞坏了,于是今年便将劳役的日子往后挪,让他们先去打短工收棉花。

棉花收完还得脱棉籽,去除杂物,然后是梳理拉伸……

等棉花弹成可填充的棉绒和棉胎,十一月中旬了。

朝廷有规定,幽州和并州等苦寒之地,进腊月之后不得再强民劳役,

此时再发劳役也来不及了,只能花钱请人。

石勒并不是很守规矩的人,可范颖作为巡察御史刚好巡察到幽州。

虽然他不怕范颖,但能少一事还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