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是,妈,你得在后面再加一个零,别外你给我的版面费学校也给报销了,等我回头转给你。”
“这么多,难怪说知识就是力量,知识就是财富呢。”杨胜利惊讶的声变大了不少。
他还用他可怜的数学知识,在心里面换算,这得顶他多少个月的工资啊。
“桐桐,你出去可别说得着这么多钱啊,你就说你得了1万。”黄小玉怕她闺女这笔钱太招眼了。
“恩,放心吧,我就说一万。”杨语桐就是想让她爸妈高兴一下,要是和别人她也说不出口。
有些人是自己有好事恨不得炫耀的全世界都知道,要是让杨语桐说自己的事,却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羞于启齿。
她还给爷爷买了京八件的点心,给姥姥姥爷各买了一套大品牌的保暖内衣,给大姨买了一条羊毛围巾。
给大舅买了一个护膝,给二舅带了一盒茶叶,给老舅妈带了一个很精致的胸针。
给姥姥家还在上学的每个弟弟妹妹都带了一支钢笔,给大姨家的新成员,她的小侄女买了一盒婴儿衣服。
她为啥给老舅妈买不给老舅买,她老舅是个气人的,先不说他在外面的小情况。
前世杨语桐大学毕业时在老舅家住过一段,她老舅想说老舅妈做饭不好吃,他非得拿别人做筏子。
“你看你这茄子做的,也太难吃了,两个孩子都说不爱吃。”
她老舅也没想想,说他亲闺女不爱吃行,杨语桐一个借住在别人家的,吃人家饭还挑三捡四的,以后还怎么处啊。
杨语桐也算傻人有傻福,过两天下班和舅妈聊天 ,“我就不会做茄子,舅妈你那天做的挺好吃的。”
“你真觉得挺好吃的么,你老舅说我那个做的可难吃了,你和婷婷都说难吃。”舅妈气乎乎的说着,她也想明白怎么回事了。
杨语桐都不知道怎么往下接了,只能尴尬的笑笑,这可咋整,怪不得昨天舅妈那么不高兴呢。
老舅你自求多福吧,你虽然伤害了我,我这也确实是能力有限帮不了你了。
周六在家休整了一天, 三个人在家打扫打扫卫生,盘算着过年的年夜饭做什么菜和饺子,家里还得买些什么。
周日就是腊月二十二,杨语桐三口人要去姥姥家, 姥姥、大舅、大姨和杨语桐家合伙买了一头猪, 定的这天杀猪。
杨语桐要是再晚回来就赶不上了, 黄家以前住的镇子里的习俗是闺女过了小年就不能去娘家了。
黄小玉刚结婚那年回家看望父母, 住到腊月二十, 她大嫂就怕小姑子不走。
专门拜托了村里的好友去黄家, 当着老两口的面说。
“小玉啊, 你在爸妈家住这么长时间也该回去了, 咱村里的习俗你也知道, 嫁出去的姑娘可不能住到小年的。”
黄小玉和父母三人心里都明镜似的,知道这是大儿媳妇干的缺德事, 原计划第二天走的黄小玉, 当天下午就回了东海。
腊月二十二,今年过年早,天气冷的也挺早,最低气温零下二十多度, 当然最低温一般是在下半夜和早上。
白天就差不多零下十多度,杨语桐一家起早吃饭后去了王家村。
六点半多零下十七八度,外面等两分钟的公交车, 眉毛睫毛就都上霜了。
农村杀猪特别早, 去晚了就赶不上了,杨语桐也爱凑热闹, 这个她以前也没赶上过。
到了姥姥家是早上将近七点,来帮忙杀猪的人都到了, 三四个人都是村里的壮汉。
大姨夫早就在村里养猪的人家,相中了一头四百多斤的大肥猪,据说都是村里人养的,不喂饲料。
但杨家三口人对此表示质疑,这几年没少一起拼着买猪肉,这口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。
七点多这头大白猪被抓回来了,早就约好在大舅家院里杀。
来帮忙的加上大舅和杨胜利六个壮年汉子,按着猪又把蹄子用绳子捆紧了些,五个人有按猪头,有按猪腿,还有按猪身子的。
一个年纪稍大些的拿了一把长长的尖刀,这位大叔是村里杀猪经验最丰富的。
王家村谁家杀猪就会请他来,中午请他吃顿杀猪菜,再给拿上些猪肉回家就行了。
大姨夫这种力气活从来不上手,就在边上指挥,谁按猪头,谁按腿,哪得使劲大。
现在还搭一个杨语桐在边上看热闹,大姨夫给她讲解杀猪的要领,还说的头头是道的。
黄小玉把热水烧开,这边就准备开始了,黄姥爷拿一个盆,里面放一些淀粉,站在杀猪那大叔边上。
这大叔一刀得直插到猪的心脏里,拨出刀黄姥爷就得赶紧上前接滋出来的猪血。
这大叔拿着刀很轻松,还能开玩笑,“状元姑娘,敢不敢捅它一刀?”
托她大舅妈的福,在这王家村里她知名度可不是一般的高。
“不不不,大叔,业术有专攻,这活一般人干不了,您快请。”杨语桐